欢迎访问 景点纪实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机构 > 正文

《人民日报》要闻版推介|国庆假期湖南常德非遗文化引来八方客——老河街焕发新风采

  • 时间:2024-10-08 19:44:43 来源:  作者:  点击:

  

  

  

  原载于《人民日报》2024年10月6日第2版

  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培育新型消费业态。”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常德河街考察。在观看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示后,总书记指出:“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共同构成璀璨的中华文明,也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湖南常德以非遗文化为抓手,创造性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业态,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国庆假期,湖南常德河街热闹非凡。晨光熹微,非遗传承人潘能辉正俯身创作巨型木雕《湘行散记》的设计图稿。25米的长卷,工笔细描、纤毫毕现,作家沈从文笔下的沅江风光与河街盛景跃然纸上。整个创作过程透过玻璃幕墙展现在游客面前,成为国庆假期一道特殊的风景。

  常德河街,历史上曾是繁荣兴盛的大码头。2016年开始,常德市复原老河街风貌,打造了一条集非遗文化、特色商业、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古街,让常德丝弦、木雕、擂茶等传统非遗技艺在新的载体上传承好利用好,与时俱进发展好。

  河中桨声灯影,街上鼓乐声隆。“开演了!”丝弦、锣鼓的旋律响起,常德群众文艺演出总决赛成为整条河街的焦点。10月1日是非遗戏剧专场,10月2日是非遗音乐舞蹈曲艺专场,连赛两天,让戏迷连呼过瘾。

  “现在比赛多、演出多、戏迷多,我们抢救老戏、复排老戏、创作新戏的劲头十足!”澧县荆河剧院业务院长孙山清感慨,前些年,很多非遗项目都面临人才、观众流失的问题。常德市推动非遗人才培养,探索“非遗+文旅”“非遗+教育”等跨界跨业新模式。河街上的地标建筑——鸳鸯走马楼被打造成非遗传承基地,如今已发展为湖南最大的以戏楼为主体的非遗主题展演馆。目前,常德河街非遗文化街区已常态进驻了40多个非遗项目。

  “不光是国庆假期火爆,日常演出几乎场场爆满。”负责鸳鸯走马楼常态化非遗演出的常德市歌舞剧院副院长张艳说,“针对受众年轻化的趋势,我们开发了汉剧高腔与时装秀,常德丝弦与说唱等融合形式。”

  “要一杯新中式擂茶,少一点姜,多一点奶。”鸳鸯走马楼的一角,“擂王茶事”门店,年轻人是点单消费的主体。“我们在保留擂茶主要特色的同时,把口味做得更贴合年轻群体,同时探索经营模式的现代化。”90后非遗传承人谢元说。行走河街,中医中药与潮流茶饮、传统熏香与日用香水、古法营造与3D打印,都以融合创新的形式展现在游客面前。

  “夜泊河街”互动演出、国风民乐快闪秀、唐风宋韵婚俗表演……今年国庆假期,常德市汉文化协会为河街量身定做了一批文旅新场景。“可触摸、可体验、可消费的非遗文化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正在塑造文旅消费的新业态。”常德市汉文化协会会长闻礼娇说。

  从文旅消费场景到独特艺术创作,从戏曲职业教育到大型闪秀表演,湖南常德河街用好了传承劲,扎牢了非遗根,其中的关键字眼就是创新。

  对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是前提,传承是基础,创新是关键。不是单纯地束之高阁、区分保护,而是融合创新、开发利用,常德河街努力将非遗传承与日常生活深度融合,创造性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业态、产品,让历史文化更好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发挥更大价值,彰显出旺盛生命力。

  风生水起,生生不息。期待各地持续发掘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打造多元文化体验,用文化之光点亮美好生活,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原文链接:http://whhlyt.hunan.gov.cn/whhlyt/news/sxxw/202410/t20241008_3346948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政协网 纪委监委网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文化和旅游部 生态环境部 林业和草原局 自然资源部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纪实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宝珍品商贸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纪实网 js.jd-zx.org.cn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0014162号-92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