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纪实网!
2023年12月18日,位于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的青海喇家遗址博物馆受积石山地震的影响,部分文物展品受损。本次灾害事发突然,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迅速响应,组织文博系统相关单位全力开展文物受损情况排查和应急抢救保护工作。省博物馆与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动担当,参与到相关工作中,并承担共计68件震损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为保质保量完成此项任务,省博物馆编制了《喇家遗址博物馆地震受损文物抢救性保护修复方案》并通过了专家的评审。
本次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对受损文物的抢救性保护修复迫在眉睫,因此两家单位分别承担35件和33件文物的抢救性保护修复工作。两家单位在接到任务后,迅速行动,召开紧急会议、组建专业团队、搭建工作平台,并及时与喇家博物馆取得联系,对移交的文物进行详尽清点,随即按照已评审通过的方案启动受损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这两支团队严格遵循文物保护修复方案中的技术路线,制定了针对性的保护修复措施,迅速展开文物影像资料采集、病害详细调查、病害图绘制等工作。根据每件文物特有的病害情况,团队精心制定了保护修复方案,确保受损文物的抢救性保护修复工作有序进行。
在本次保护修复工作中,震损文物的受损程度各不相同,从轻微的破裂缺损到完全碎裂成碎片,其中碎片大小差异极大,大的如手掌,小的仅如指节。尤其是碎裂严重的文物,碎片数量高达八十余块,因此碎片的精准拼对成为了一大难点。修复人员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参照文物原始照片,结合器形的弧度、纹饰、茬口等特征,首先进行预拼接,确保所有碎片均被精确匹配,既不多也不少,随后进行精细的粘接复原工作。
截至2024年7月,经过五个多月的艰苦奋战,两家单位已圆满完成全部(共计68件)地震受损文物的抢救性保护修复工作。
本次工作的开展,是对应急机制和文物保护修复专业能力的一次重大检验,充分体现了省文化和旅游厅及省内相关文博单位的高效运作和专业技术水平。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通过对文物的精心修复,让这些历史见证者再次重生,为后人提供了更加真实、完整的文化遗产。此次修复工作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今后应对类似灾害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参考。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继续加强对省内文博单位的指导,加强文物保护队伍的建设,提升文物保护能力,确保青海省内的文物安全。
下一步,省博物馆、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将继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通过加强文物研究、展览展示、宣传教育和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工作,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青海的历史文化,感受青海的文化魅力,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纪实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宝珍品商贸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纪实网 js.jd-zx.org.cn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0014162号-92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