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纪实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点策划 > 正文

“粽”享书香之旅——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端午节开展系列活动

  • 时间:2024-06-13 23:07:12 来源:  作者:  点击:

  

  

  

  “粽”享书香之旅

  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

  端午节开展系列活动

  

  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民族情感。我们沿袭着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喝雄黄酒的习俗,我们纪念屈原,感念他的家国情怀,在节日习俗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4年端午节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举办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共接待读者3000多人次,内蒙古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活动进行报道。

  

  悠悠百草香 巧手做香囊

  社会教育部于6月10日上午组织开展了“龙行端午 ‘艾’在其中——绘制巨龙、制作香囊”活动,活动现场为参与的读者摆满了制作香囊、扇子的必备工具,从精心绘制,到一针一针地缝合将香囊收紧,一个个小巧精致、造型独特、寓意吉祥的香囊、扇子在一双双巧手下相继制作完成。160多位读者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共同度过一个美好的端午节,同时也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端午节,传递和延续了传统节日习俗。

  

  

  文化润童心 国风迎端午

  少儿部与外文部举办的北疆少年爱中华——“熙和端阳·梦回大唐”系列活动,馆员老师将古老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活动巧妙地交织在一起,通过点朱砂、“沐”兰汤、射五毒、斗草、套圈、编五彩绳、赛旱龙舟、观看绘本剧、包粽子等环节,为小读者们精心准备了一场穿越时空的端午盛宴,在书海中追寻乐趣的同时,梦回繁华的唐朝,让50余组家庭亲身体验了一场仪式感满满的端午节,感受了那份属于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与情怀。读者服务部利用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契机,在二楼阅读北疆基地特别推出“端午•霓裳”——汉服雅韵活动,向读者推荐相关图书的同时,并组织读者身着汉服,吟诵古典诗词并教授简单的古典舞蹈,让大家在诗文、音律、服饰等各个层面体味传统文化之雅韵,现场12人参与,馆员老师为每位参与者录制短视频留念。

  

  

  

  粽香伴书香 佳节共安康

  “龙之韵——赵望进龙年书龙展”于6月7日-15日在一楼艺术展厅开展,本次展览七十四幅书画作品多以龙为主题,穷究龙字之源,演变之迹,并将龙年天地交泰,万象更新之意融入对联画幅之中,生动,活泼、多彩……给广大读者以书画形式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艺术盛宴,让大家领略了中华书画的艺术魅力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浓情端午 “粽”情观影

  多媒体服务部于二楼电影图书馆,为读者举办了端午影韵,书香相伴——电影图书馆观影活动,邀请与家人一同前来,体验了不一样的端午节。并于6月6日,特别策划了一场端午节主题观影活动,于二楼音乐图书馆邀请读者通过纪录片《佳节》走进属于我们的文化,向观众展示中国人对文化的传承。为满足残障读者无障碍的电影观影体验,残障人服务部于端午节期间举办了“心之声——为残障朋友放电影”活动,于6月8日-10日每天15:00在无障碍放映厅播放无障碍电影一部。此次端午观影活动,共吸引了80多名读者参加。

  

  

  端午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还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码上悦读平台”线上举办了“书香北疆 粽情端午”线上阅读集粽、【品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诗词之美】遇见四季篇(中英双语)、仲夏端午节|有奖答题、传民俗之美 树文化之信——传统文化知识分享、甲辰岁时记——端午等活动。本次端午系列活动形式多样、内容精彩纷呈,带动了广大群众对民俗文化探索与了解的热情,对提高全民阅读率,营造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原文链接:https://wlt.nmg.gov.cn/zwxx/gzdt/202406/t20240611_252131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政协网 纪委监委网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文化和旅游部 生态环境部 林业和草原局 自然资源部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纪实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宝珍品商贸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纪实网 js.jd-zx.org.cn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0014162号-92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