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纪实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点市场 > 正文

廊坊市图书馆图书网借服务开启文化惠民新风尚

  • 时间:2023-11-10 20:51:17 来源:  作者:  点击:

  “只需打开手机,像点外卖一样,快递就会把我选择借阅的图书送到自己家里,真是太方便了!”廊坊市民体验图书馆的网借服务后感叹道。图书网借服务就是利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让广大读者足不出户,通过互联网上网便可实现图书在线通借通还。廊坊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廊坊市图书馆为培育城市全民阅读氛围,提升市民整体文化素质和城市软实力,从2018年起创新服务理念,探索开展了网借服务,读者轻点手机,快递书籍到家,有力地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图书馆+互联网+快递”新模式,便捷惠民。廊坊市图书馆历时1年多的研发,经过了反复地修改、测试,2021年4月网借图书小程序正式上线运行。廊坊图书馆服务体系成员馆读者,只要关注“廊坊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进入“微服务大厅”,点击“网借服务”,就可以进入“九思畅阅”网借小程序,借阅心仪的图书。

  

  廊坊市图书馆网借图书流程

  网借服务让读者足不出户便能享受图书馆带来的优质服务,不受时间及地点限制,读者选定图书后下单由管理人员将图书订单打包交付物流人员,读者全程无需到馆,即便是工作日也可轻松借到想要的图书。

  加大网借图书供给,强化科技支撑,为网借工作建立有力保障。在硬件方面,在廊坊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廊坊市图书馆新投入108万元,在丝路交流中心地下一层升级建成3377.9平方米的网借书库,网借图书从7万册充实至20万册,有效地提升了图书在线供给水平。

  

  廊坊市图书馆网借书库

  软件方面,廊坊市图书馆图书网借服务,依托软件公司研发的网借管理小程序,采用互联网技术(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应用)通过移动端设备实现了线上图书查询、线上图书借阅。馆内图书采用(RFID)物联网技术为每一本图书粘贴了电子芯片,在网借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线上订单选取对应图书,利用物联网技术将相关图书与读者、订单相关联,极大提升了图书管理和服务效能。

  以读书体验为中心,优化网借服务,把好事办好。图书网借对改进图书馆服务水平提出了新的课题,廊坊市文广旅局、市图书馆践行读者中心理念,对网借图书全流程进行了优化提升,实现高效闭环服务。开通线上办证功能,解决了读者因出行不便或距离问题导致的办证难问题,让新读者体验从办证到借书全程足不出户的服务体验。网借系统采用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的模式,读者全程无接触,图书发出及图书归还过程首先通过专业消杀设备对图书进行消毒杀菌,有效规避了健康隐患。

  针对读者关注的物流成本,廊坊市文广旅局、市图书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与市邮政局积极协商,把借阅图书的物流费从每单平均10元协商到降至5元;还发放了6000张、快递费的文化惠民券,读者持券每单仅需付1.25元可享受送书上门服务。

  网借服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图书、读者大流通。读者通过线上借阅图书,线下归还到任何一个成员馆,图书自动修改所在馆信息,新读者可第一时间获取图书在馆状态,无需进行图书调拨,可直接通过线上借阅,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无区域限制、无馆藏限制和无人员限制,最大化盘活资源,服务更多读者群体。

  网借服务运行两年来,通过网上借阅的图书达20000余册次,实现了当年度增加10%的流通量,通过信息化改造成功地激活了市馆馆藏图书资源,让图书资源“活起来”,发挥出更大的社会利用价值,为建设书香社会做出了积极努力。2022年5月,廊坊市图书馆“网借服务”入选省文旅厅优秀案例;2023年2月“廊坊市图书馆网借书库”入选文化旅游类·十佳应用场景成果。

  


原文链接:https://whly.hebei.gov.cn/c/2023-11-09/5744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政协网 纪委监委网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文化和旅游部 生态环境部 林业和草原局 自然资源部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纪实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宝珍品商贸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纪实网 js.jd-zx.org.cn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0014162号-92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